咸肉菜饭里的菜,上海人用莴笋叶子,没有呢,就用青菜,也能用到油麦菜。
油麦菜和莴笋是同一个科,口感滋味都很像。
不过现在在外星球,就不讲究这个了。
彭弈北举着和莴笋叶口感最像的绿叶菜对大家进行介绍。
名字额……要不就叫油麦菜吧。
“把油麦菜切成小段。”
“挑选最好的五花咸肉,有肥有瘦。绝对不能用纯瘦肉的咸肉,吃到嘴里会很拆。”
彭弈北打了个响指。
后面的徒弟立刻送上了精心挑选的好的温水清洗过的五花咸肉。
“咸肉切丁,锅里放油,油不能太少,最好是用猪油,把肥肉煸一下。”
肉丁下锅,刺啦刺啦的声音,让看直播的不少厨渣下意识的后退。
“炒成这个颜色和形状就可以了。”微微的褐色小方块,带着点透明的质感。
“现在,下米饭。”
雪白的米饭从碗里下到锅中。彭厨顺便提问。
“米饭用什么米饭?”
观众:什么什么米饭?大米还有牌子要求吗?
五位现场的内门弟子同时回答:“在冰箱里放过的隔夜米饭。”
说完之后,彼此打量了一下,目光中充满了电闪雷鸣。
“对,凡是炒饭,都推荐用冰箱冷藏过的隔夜米饭,冰箱能吸收水分,用这样的米饭炒饭能有很强的颗粒感。记住,米饭是用压的,不是用铲的。把所有的饭疙瘩打碎。”
“加入适量的盐,一点点的糖。”彭弈北回头示意了一下。
可斌白和安宁立刻上前补充,适量的盐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口味重寡以及加入了多少咸肉,咸肉少了,你就多加一点,咸肉多了你就少一点。
“是的,没错,吃不准的,就少放一点。”口味淡一点不至于吃不下去。但是盐放多了……
以这个世界的厨渣水准,那就肯定不是咸一点点的事情了。
“糖的作用是增加鲜味而不是甜味,所以无论你放了多少的料,都只增加这么一点点糖。”
“现在,下油麦菜。油麦菜炒的时间绝对不能长,它自带大量的水分,炒了时间一长,饭就容易软了。”
出锅!
黑色的陶锅衬托着一大锅的米饭。
晶莹雪白的米饭现在自带微微的褐色油亮,显然是被猪油和咸肉的滋味狠狠的柔和过了。
能想象到,每一口米饭吃下去,都能吃到米饭绵软和猪油的浓郁的滋味混合在一起的美妙与香气。
褐色的咸肉,宛若点睛之笔的插在米饭当中。
让你再绵软中寻找到合适的嚼劲,并且释放恰当好处的咸鲜滋味。
再配合油麦菜的清香滋味。
融合在一起的感觉,让你理解。
他独霸上海滩至少三代人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“这种类似炒饭的做饭,是做法一。”
彭弈北还在对着镜头介绍。
后面的五位学徒已经默契的开始折腾了。
这道菜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。
关键就在炒而已。
小心点,应该就不会翻车了。
想想文思豆腐,是不是就觉得菜饭特别可爱?
“他们先练着,我们来学习一下更加方便的方法2.”
“大米淘洗后放入电饭煲,放入咸肉或者香肠(切丁or切片),然后放入猪油,开始煮饭。喜欢重口味的加少许盐。”
“这边的油麦菜稍微炒几下,都不用熟,在饭好后,加入油麦菜,再搅拌几下,再闷5分钟。”
搞定。
是不是很快?
比起用炒的,电饭煲做出来的水了点,少了那种油脂裹在米饭表面的清香和诱人,但是胜在方便不出错啊。
电饭煲菜饭还在制作。
彭弈北带领网友们看看徒弟们的制作过程。
略微点评每个人的特色以及……小小的失误。
也顺便回答一下沙雕网友们的一些其他的问题。
“还有其他菜的,等会儿会再教你们一个汤,一个滋补汤,荪菇瓜梨炖筒骨汤,鲜香鲜甜,相当和菜饭搭配起来吃。”
“和做菜无关的问题?也行,你们问吧。我挑着回答。”
“嗯?我和邹牧在谁开车谁坐副驾驶?”
“不是有司机吗?就算想出去兜风也都是自动驾驶啊。”
“晚上的那种车……”
“当然是我开车,他副驾!咳咳咳,不要讨论无关的话题。邵崖,你的菜炒过头了。”
作者有话要说: 为什么做咸肉菜饭?
因为我今天正好吃了呀。我妈做的可好吃了。
PS,我写的时候一百度才知道,这是上海菜啊。
我以为全国都有呢。
第127章 荪菇瓜梨炖筒骨汤
不知道怎么回事。
在彭厨说出邹牧做副驾驶的时候,所有人都表示不信。
彭厨的几位徒弟也在他背后偷偷摇头。
哪怕是现在小心翼翼的金大小姐, 都偷偷露了一个不信的眼神。
照常理来说, 彭弈北现在应该是占据绝对优势的。
只要他想, 端着美食,威逼利诱, 想要掌控方向盘,邹牧怎么也是妥协的那个吧。
可是当彭厨信誓旦旦开口的时候。
大家还是……不信居多。
辣么不可思议!
这是气势的问题?还是对邹牧的信任?
好吧,这答案无解了。
毕竟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半夜爬窗, 看着一对开车的过程。
去问邹牧, 他也一定是顺着彭厨的说法说的。
于是……千古之谜了吗?
等等, 所有人都直觉都在表达不信,这也不是什么千古之谜了吧?
负责总结弹幕的寰星小哥在看到彭厨询问的看过来的目光的时候。
看了看现在的密密麻麻的讨论。
想了想自己的工资。
果断对彭厨打了一个【大家都在废话, 继续下一个环节】的提示标语。
彭弈北:总觉得哪里不对劲?
好吧, 他也不想继续这个谁上谁下的话题。
扫视了一圈正在努力的徒弟们, 再看看旁边还没好的二版菜饭。
彭弈北就直接把话题跳到了今天准备煲的那个汤上了。
荪菇瓜梨炖筒骨汤
名字贼长, 看起来不明觉厉。
不过食材却是格外清爽。
“我先来介绍一下荪,这个就是竹荪。”彭弈北拿出了干巴巴皱巴巴的一条……
【这是啥?】
群众的问号太明显了。
大厨做的菜, 他们不认识也就算了, 现在连大厨食用的食材都不认识了?
诚然, 大厨用的很多食材, 在彭厨介绍他们之前, 他们都不知道这玩意能吃。
但是是知道有这样生物存在的。
这个!真不认识!
介绍这个,就不用大厨出手了。
助理小哥立刻把竹荪的这种生物,在自然界的照片, 被处理后的照片,以及学名,百科简介呼啦啦的打在萤幕上。
还别说,这种没见过的植物,在“生前”格外好看。
白白的,修长的。肩膀处撑起一把蕾丝小伞。像一个穿着雪裙小仙子更像是个俏丽可爱的喜欢蓬蓬裙的小公主。
可爱到让人舍不得吃。好想抱回家养。
上一次彭厨秀食材,让大家惊艳到的还是黄鳝呢。
这个好可爱!
但是再一看竹荪被处理后的模样。
所有人瞬间失去了种植的念头。
暗黄,干枯,扁塌塌的样子,那里有刚刚林中小公主的娇俏可人。
跳过一大堆复杂的,不是让人很看得懂的科普介绍。
基本了解了,就是生长在竹林里的一种真菌,还挺有营养。□思□兔□文□档□共□享□与□线□上□阅□读□
那就是……类似蘑菇吧?
截图,放大看。
又发现这个叫竹荪的“蘑菇”长得和普通蘑菇也差别好大。
没有什么厚实的感觉,反而感觉空空的。
能好吃?
“竹荪加冷水加盐,泡一下。”
“冬瓜改刀一下,去籽去皮,这回要切得大一点。”
“这个杏鲍菇,切成滚刀块。”
众观众:什么叫滚刀块。
等看了示范以后……哦,滚着切啊。
可为什么要滚着切?
彭弈北:对哦,为什么?
回忆起自己当初学厨的时候。
只是问了一句:什么材料要切滚刀块。
完全没问为什么?
彭弈北一边保持微笑继续切,一边疯狂AT智脑。
许久不上线的智脑:我不是你的秘书!
彭弈北:哥们,我们都那么熟了,现在都得纠缠一辈子了,求资料啊!
“滚刀是一种常用刀法,常用于块茎类中的圆柱形原料。切出来的不规则性受热面均匀新装好看,是切出不规则块状的最简单的刀法。很多时候,如果切成规则体,既浪费时间也会浪费食材。”
学渣的观众们:很……简单吗?
他们一点都不觉得这种右手切,左手滚食材的方法简单啊。
每次切面都不一样,很容易切坏的啊。
“你们想切成别的样子也行,只要是块。然后这边,草菇,一切二。”
很好这道菜的菜名
“荪菇瓜梨炖筒骨汤”食材已经出现三个了。
“烧一锅开水,加入料酒,筒骨开水下锅,飞水两分钟即可。”
捞出来筒骨来,在用清水把筒骨表面略微清洗一下。
“这一步不能省,否则你的一锅汤会充满杂质的。”
“最后一样食材,梨。去籽切块即可。”梨皮只要洗干净,也是很润喉润肺的好食材。
生吃恐怕有点难入口。
但是炖汤的话,就完全不用去皮了。
“来个锅子,加少许底油把两种菇炒一下,喷入料酒。”
两种颜色白嫩的菌菇,入锅翻炒没几下,颜色就变了。
稍微深了一点,稍微亮了一点。
就这么稍微一点点,就在提醒着所有人……能吃了!能吃了!我特别好吃!
这两种菌菇观众们都吃过。
零基础炒菜篇里面登场过好多次。
尤其是杏鲍菇,加点耗油一炒,就有一种鲍鱼肉质口感,格外鲜美有嚼劲。
和其他茎类蔬菜搭配,就是爽脆加韧鲜的完美结合。
百搭啊!
“看,这样就好了,然后多加水,加筒骨,再加一点葱姜下去。去掉点肉的膻味再加上两三粒的红枣。”
葱直接整根下去,姜下去一小块,不用细切。
“加盖,无压力状态,需要90分钟到120分钟。”彭弈北觉得穿来异世界后,他最爱的,除了黑科技除菌仪器,就是随时能调节压力的锅子了。
彭弈北把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。
用这个半个小时,再指点一下几位徒弟的菜饭。